累了,去感受深圳最原生态的海景--沙鱼涌

亲子景点  沙鱼涌
  

沙鱼涌沙滩位于深圳市大鹏葵涌油码头以东约500米处,藏着一个山水环抱的小村落---沙鱼涌村。沙鱼涌村坐落在山脚一方伸出的平地上,沙鱼涌河环村流过直通向海,沙鱼涌村两面临山、一面临海,另一面离高速路相距几十米的斜坡落差,斜坡上长满了葱绿茂盛的树木,静得听得到海鸟扑翅的扑拉声。比起节奏紧张、混凝土堆积的嘈杂都市,沙鱼涌村低调、悠闲、宁静、青翠环绕,但微黑的河水、俗套的平顶楼、尤其是鼻端嗅入的阵阵臭味难以与外界对其的赞誉---"世外桃源"画上等号。

地名来源

在古代,沙鱼涌一带海面经常有沙鱼(鲨鱼)出现,所以此地叫沙鱼涌。

曾经的繁华还在沉睡——沙鱼涌

沙鱼涌码头是明清时期东部最大的港口,清代曾设九龙关沙鱼涌缉私关厂,曾是水路进入大鹏、南澳、葵涌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圳最古老的村落之一。20 世纪初至30 年代最为繁华,在当时有南粤“小北京”之称。

村民概况

沙鱼涌占地17.8万平方米,民居98栋。这个村的祖先都是海上渔民,以前完全生活在海上,吃住在船上,新中国成立后才上岸,但仅能在葵涌河入海口这个山谷地带筑屋建村,村民的经济来源仍然是靠打鱼,村里没有一亩田地。改革开放后其他村都靠出租土地和厂房富了起来,可这个村一直穷着,就在几年前村里一些老人的社保还是政府帮着交的。因为借沿海地利之便,当年村里很多人都逃到香港谋生,所以现在村里的本地人并不多,现在租住在此以打鱼为生的渔民也不是本地人,来自海陆丰一带。

曾经的繁华还在沉睡——沙鱼涌

往日繁华

沙鱼涌肇始于明代时期的盐埠,具有500多年历史。

在沙鱼涌河出海口的南边有一个海滩,叫东芴海滩。据当地人讲,以前的商品交易就在这个海滩上进行。香港以及外国的商船就停在海面上,然后用小船把商品运到岸边的沙滩上交易。境外商船运来的商品主要有棉纱、布匹、煤油、香烟、火柴、食品等,有时还有枪支弹药运来这里出售。内地商人运来的产品主要是猪、牛、羊、家禽、木柴、木炭以及农副产品。清代在此曾设九龙关沙鱼涌缉私关厂,商品运出沙鱼涌口岸时,都要经过海关的检查。

曾经的繁华还在沉睡——沙鱼涌

最繁华的时期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当时的沙鱼涌口岸是惠州、东莞和宝安三地最大最旺的口岸,境外和内地的商船每天都运货到沙鱼涌港口,这里有海关、银行、典当、赌场、妓院、烟馆等,在这里从事搬运、经商的人员多达上万人。沙鱼涌这个地方当时远近闻名,被称为“小北京”,可见它当年是多么的繁华。在旧版中国地图上,也标有“沙鱼涌”。

曾经的繁华还在沉睡——沙鱼涌

在沙鱼涌有一条古商道直通坪山金龟村,据说当年每天有成百上千来往于沙鱼涌的商贩挑夫都要经过这条小道。沙鱼涌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板桥,这座石板桥和河边的石板路连接这条通商古道。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这里都是大鹏半岛与内陆来往的唯一通道。石板桥是民国时期兴建的,之前是一座铁索桥,行走非常不方便,后来由海外华侨捐款,把桥进行了改造。石头水泥都是外国进口,一百多年完好无损未出问题。以前来往沙鱼涌必须经过这座桥,至今还在使用。

曾经的繁华还在沉睡——沙鱼涌

顺着沙鱼涌河往山边走,草丛有一条久经踩踏的羊肠古道。沿着山边看去,古道虽然已被杂草覆盖,但古道上的杂草明显比两旁的树、草矮了许多,远远望去,仍然可以看出古道的痕迹和走向。沿着山路走下去,便是曾经繁荣一时的东芴海滩。

红色沙鱼涌

沙鱼涌还是东江纵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期间香港沦陷后,东纵秘密营救茅盾、邹韬奋、何香凝等文化名人和爱国人士在沙鱼涌登岸;建有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曾生题词的大型纪念碑和东纵北撤纪念亭,被列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教育基地。

东江纵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在抗战中,东江纵队发展到1.1万余人,建立了大片抗日根据地。

曾经的繁华还在沉睡——沙鱼涌

东江纵队北撤纪念碑

1946年6月30日,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东江纵队主力经沙鱼涌上船,北撤山东省解放区,解放战争时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留在广东的人员,一部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的骨干。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就位于沙鱼涌附近的土洋村,东纵历史上的“土洋会议”就在这里召开。

文化大营救

1941年12月,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此时,一大批中国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滞留港岛,处境十分危险。1942年初,东江纵队克服重重困难,先后从香港营救出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等数百名文化名人,以及国民党官员和眷属、遇险的美国航空队飞行员等近百人,在海内外影响很大。

在实施大营救之前,时任八路军驻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曾在东纵护航大队的护送下,从香港经沙鱼涌登陆,到坪山田心与东纵领导会面,布置掩护地点和交通线。在这次大营救中,共有120多个文化名人和盟国友人经沙鱼涌脱险。

血战沙鱼涌

“血战沙鱼涌”是“省港大罢工”的重要事件。1925年6月19日爆发的“省港大罢工”历时1年4个月,是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有效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对香港经济的统治。

曾经的繁华还在沉睡——沙鱼涌

沙鱼涌是海上通往葵涌、坪山、大鹏的必经之地。“省港大罢工”开始后,蔡和森的哥哥蔡林蒸率领工人纠察队第十支队在此驻守。由于军事地位极为重要,1925年10月30日,铁甲车队进驻,合共兵力100多人。同年11月,守军遭千余名敌人围攻,铁甲车队队长、有“铁甲骑士”之称周士第身上七处负伤,仍身先士卒带队冲锋,最后从沙鱼涌街口杀出一条血路。那一次战斗损失惨重,工人纠察队与铁甲车队原来有100多人,最后只有5名纠察队员和12名铁甲车队的队员幸存,蔡林蒸壮烈牺牲。但他们击毙了敌参谋长、营长各一人,排长5人,敌兵两百余人。部分守军突围,在三区农民协会的帮助下经坪山、龙岗回到宝安。

等待苏醒

一直以来,媒体介绍大鹏葵涌沙鱼涌村时都用到了“世外桃源”一词,比起节奏紧张、混凝土堆积的嘈杂都市,沙鱼涌村低调、悠闲、宁静、青翠环绕,藏于山海脚边、四周不闻车马喧,绝对有着成为“世外桃源”的潜力,但是沙鱼涌村是深圳东部众多滨海村落的一个缩影,在过度摧残下被迫进入休眠状态,如何将其唤醒确实亟须解决的问题。

曾经的繁华还在沉睡——沙鱼涌

2012年8月,深圳市首个也是大鹏新区十大重点工程的沙鱼涌古村落保护改造项目正式启动。经过一年的努力,当新区统一了全体村民的诉求,完成了市政配套建设,开发商却最终决定放弃合作。据开发商介绍,决定退出项目实属无奈,沙鱼涌仅有1.8万平方米,98栋建筑只有一多半民居可以经营,没有新的建设项目企业很难维持。

曾经的繁华还在沉睡——沙鱼涌

深圳市有旧城旧村综合整治条例、有城市更新条例,唯独没有古村落保护改造的条例,如何保护古村、村民和集体利益,如何与开发商谈判等众多工作,新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新区通过调研,最终形成“沙鱼涌模式”并出台两个规范性文件:《大鹏新区有价值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导则》和《大鹏新区有价值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暂行办法》。

曾经的繁华还在沉睡——沙鱼涌

人去村空的古村落,亟待抢救性保护。在原来的古村落保护名单中,新区共有23个,经过现场再勘察,有4个毁坏严重,不具备保护的价值。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古村落抢救和保护。在实行“政府主导,企业建设”模式的同时,加快推行政府投资建设模式——申请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基金,新区投入部分资金,采取先输血、再造血的方式,保障古村保护改造高效顺利。

Post:2018-06-13
  
标签:沙鱼涌
网站首页 亲子景点